岁月在磨损,在流失。在母校的每件事情也都成了回忆中的点滴往事,往事并不如烟,需要记录,将只言片段的回忆收集起来,才能成为不会忘记的记忆。
在北京的初中生活,是个转折点。这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是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对于整个生活的观念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潜移默化。
在中关村外国语学校生活的不算长的两年里,收获颇多,所以离别时更多的只是伤感而非愉悦。小学的六年,对于自己的内心了解甚微,也没有真正的朋友。也从未发现过自己性格的。弱点,这可能是在心理上对于小学老师过于严厉的斥责产生的逆反,也许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
母校初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和老师同学们的关系也如此默契,快乐。之前从未与学校的人构建如此亲密的关系。我开始试图结交朋友,依老师要求完成学科需要完成的项目。我变得开朗而乐观,同学和老师们给与的建议是我自我修正的主要动能。
我很幸运,很多事都能够心想事成,那是因为我遇到了象你们这样好的老师和同学一直在帮组我。虽然也在一开始也遇到朋友的背弃,但人生是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个别朋友的背弃对我来说已经不能动摇我了,因为我逐渐在同伴、老师的帮组下走向成熟。我发现,我是幸运的,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会有好多好朋友来帮组我,也一直有温柔的老师来指点迷津,包括转走的和现任的老师,尤其是初二、初三教我的老师对我帮组最大。我不会忘记赵杰老师、刘肖霞老师、李明老师、还有物理荣老师、化学王老师,他们在教导我的时候如此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初二时,我数学有过很差的成绩,数学李老师会耐心告诉我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我对此一直感激不尽,我一直是个逻辑思维不太好的学生,然而自己对一直不尽人意的成绩耿耿于怀,但李老师并没有对我灰心。在我初三耽误两个月后回来插班上学的时候,概率的成绩拿过满分和优秀,这是数学李老师的功劳。在新加坡学习考试的时候,一拿起数学课本就会想起李老师上课时的话语,您的教导一直会铭记我心。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年级组长赵老师的直言快语和严厉,但当有人当面顶撞赵老师时,我心中就对那学生的行为感到可耻,惭愧,或者说是。。。。想要有冲上去给他一拳的冲动。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多么叛逆、多么酷而这样不服从老师。赵老师说话直率,才能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的问题,而只有她这样的严厉才能让整个初三的学习气氛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我一直是喜欢赵老师的,无论她怎样严厉批评过我,我知道那是正确的,因为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值得信任的,严师出高徒嘛!
与班主任刘老师认识得最久,关系也最好。从初一开始的磨合,顺理成章就会建立特别好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我一直很抱歉没有认真地上英语课,但是老师并没有对我冷漠。再回来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一张口语比赛通知,我对此一直踌躇不决,但身边的人都说我应该参加,我也想让别人知道刘老师是伯乐的。但是由于被新加坡学校录取而无法参加比赛,我是多么想和刘老师并肩作战,登上最高领奖台,但是太遗憾了,我只想跟您说:刘老师一直以我为骄傲,我也为有您这样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而自豪。
物理荣老师是我特别喜欢的老师,也不知什么原因总被她讲课的方式所吸引,所以每次都能克服困倦,认真听讲、做笔记。我没有错过一堂课。我理科成绩不好,也不太喜欢做物理题,但是她的课很精彩,而我又想证明自己是否真的听懂了,现在我又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好,正在做物理作业。想到她一身朴素的打扮和一脸“老”学究的眼镜,就忍不住想和她开玩笑,而如今再也没有机会上她的课了,这多么令人不舍和难过呀。
化学王老师,我一直挺崇拜他的。因为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化学,假期补课的时候,还考过最高分。听王老师讲课,就觉得学化学是重要的。后来考试成绩不好,也不能忘记王老师对我的肯定和勉励。刚刚来到学校时,老师对我说,化学曾经学得那么好,怎么会不记得你,这算是对我的勉励,但是我却没有真正在回校后把化学学好,心中也是愧疚于王老师。
所有的老师都为我能考上新加坡学校而高兴。我希望老师也能因我而自豪。我不能忘记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诲人不倦,教书育人是你们伟大而高尚的师德。而远在异国他乡的我也不会忘记王校长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不过我是个偏科厉害的学生。但我会在这里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将来回报祖国和我热爱的母校和同学们。因为老师们一直说,这是为自己而学的,也是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更不能忘记的是朋友,这些和我朝夕相处给与我建议的朋友们。
不能忘记送别的一幕,本想悄悄地走,不要影响同学们继续上课。李秋瑾帮我拿包从教室里出来,接着同学们都从教室里面跑出来,就像有人在催他们出来。我回过头,一大群人围着我,后面还跟了好些男生。我第一次经历这么隆重的欢送。我一直不敢到台前和大家讲话,因为我害怕我一开口就会哭出来,然而大家却情不自禁地落泪了。我们来到校门口,所有女同学都和我拥别,杨杨做为男生代表和我拥抱了一下,虽然只是一秒钟,里面却代表了所有男生的依依不舍,他们的送别之情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已经出了校门,我看到还有同学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开,张元璐和赵文静站在那里已经哭成了泪人。我的眼泪更像断了线的珍珠,我哭着告诉她们不要哭,我要走了。她们冲我喊,一定要记得上博客!正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同学送我情。
我坐在公共汽车的最后一排,看着校服上他们写下的话:
不要忘记我们。。。。。。。
永远支持你。。。。。。
加油,好好学习。。。。。。
我们一直是最好的朋友。。。。。。。
一路顺风。。。。
要幸福。。。。。。。。
男生、女生都在上面写了话,即使平时爱开玩笑的同学也在上面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话语。
离别竟然如此让人伤感,我潸然泪下。
我默默地把这件珍贵的校服放到行李箱中,带到了新加坡,我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因为那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校服上留下的是那段美好的岁月的回忆。所以,2008年12月15日,我在新加坡写下至母校的信。我没有参考任何作家的范文,因为自己的内心发出的声音才是最真挚的,也是最深刻的。
别了,我的母校,别了,教我成长的地方,别了,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杨悦
原初三(2)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