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 > 家长学校 > 正文

外国语学校的美术课

整理: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09-04-16

  在外国语学校的板报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绘画,作品中流露的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幼儿绘画并非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一幅图画的完成,它是一种“原生态的现象”,并且作为人生的一个“初始生命阶段”独立存在。

  在外国语学校教了3年的的美术课,我总结出“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这与英国里德、美国罗恩菲德所倡导的“儿童中心论”如出一辙,我认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在美术课堂上,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去束缚学生的想象;相反“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养成良好的美术思维习惯。

  闲暇之余,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说起美术课如何上时,几个朋友异口同声地说:“美术课最好上了,挂幅图让学生画就是了,哪会有什么麻烦的事情啊?”几乎所有的人,其中包括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存在此类想法。就是这样,让我们的美术工作者失去了教育的方向,忽视了儿童美术的意义。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美术教学目标,所以外国语学校的美术课内容按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以想象绘画为主。中年级学生以想象创造为主;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临摹,但是要求学生即使临了也要以能临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为佳。

  现在小学生所画的画都是属于儿童画的范畴,对于儿童画我们只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去评价,不能把我们成年人对画的要求强加于学生。绘画是一件快乐的事,何不让他们快乐地绘画,充分发挥小学生绘画的特点,画出学生的心情、画出学生的快乐、画出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