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 > 家长学校 > 正文

外国语学校专家分析中小学生攀比成因与对策

整理: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09-04-17

  现在的校园里,攀比之风呈蔓延之势,且愈演愈热。穿名牌、耳塞MP3、脖挂新款手机的“明星秀”尽显新贵一族学生风采,打的上学、请客过生日、摆阔驾驶摩托车狂飙的学生屡见不鲜。外国语学校专家分析,这样的攀比之风严重影响了处于人生重要关头的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一、   成因分析:
  1、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时尚的东西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好过你,从而获得心理满足。
  2、外国语学校心理学家认为,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中小学阶段是人格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完善时期,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实现的。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反映社会现实的过程,即社会现实内化的过程。而学生缺少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3、人格是每个具有独特生物学基础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学习和掌握社会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电影、电视、文艺作品等社会媒体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的重要因素,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追星一族的形成与媒体的引导也不无关系,球星、影星的所作所为,穿着打扮直接影响着追星一族学生的攀比。
  二、   对策:
  1、价值观辨析
盲目攀比,满足虚荣,大多起因于自己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或起因于价值观念模糊、混乱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情感体验来辨析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念。外国语学校通过学生的实例开展讨论辩论,使学生明确这种攀比是沉重的思想包袱,一旦患上,就会有损身心健康。
  2、正面引导
可以激励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比学习、比才能、比意志力、比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发奋努力,勇于竞争,勇于赶超,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3、积极干预
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情绪的控制,增强理智感。通过讨论,思考明白为何不能攀比。中学生爱美,不是坏事,但是在追求美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家庭条件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攀比。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念。例如,外国语学校就规定“不准带手机进教室”、“不准染头发”等去规范学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