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承办西三旗学区首届脚斗娃班级联赛
为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体育八条”),着力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新样态,5月23日,海淀区西三旗学区首届脚斗娃班级联赛在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正式开幕。来自学区内12所小学、2所中学的500余名学生齐聚赛场,在脚斗娃的竞技舞台上奋勇拼搏、默契协作,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自信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体育八条”聚焦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质提升,强调以体育人、以文化人。脚斗娃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政策倡导的 “弘扬传统文化、强化体育育人” 理念高度契合。这项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与意志力,还能通过竞技与协作,让孩子们在“斗智斗勇”中传承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成为落实“体育八条”、深化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



开幕盛典,奏响序章
开幕式由海淀区教委西三旗学区管理中心教育教学部部长刘启亮主持。众多领导嘉宾莅临开幕式,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

海淀区教委西三旗学区管理中心教育教学部部长刘启亮主持开幕式


北京脚斗士协会会长吴彦达
海淀区教委西三旗学区管理中心书记、主任闫伟


海淀区教委西三旗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彭春红
北京市教育学会科技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闫顺林


北京市教育学会科技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袁伟
原海淀区青龙桥学区党总支副书记、脚斗娃专家组成员耿燕华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韩峰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刘昕

脚斗士协会会长吴彦达向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韩峰赠送“脚斗小金人”纪念雕塑
开幕式后,参赛方阵整齐列队,迈着矫健的步伐依次入场。他们昂首挺胸、精神抖擞,洋溢着活力与自信,为赛事拉开了精彩序幕。清河第四小学的《中国龙》舞龙表演气势磅礴,巨龙翻腾间尽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雄浑魅力。中关村外国语学校的《中华脚斗娃》展演则刚健有力,少年们在一招一式中诠释着脚斗运动的拼搏精神,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部分学校入场方队


《中国龙》




《中华脚斗娃》
精彩瞬间,燃爆赛场
赛场上,运动员们展开激烈角逐,紧张热烈的气氛瞬间点燃全场。他们巧妙运用腿部力量,时而敏捷躲避对手攻势,时而抓住时机果断出击。每一次精彩“斗”击,都引得观众席阵阵欢呼;每一次完美防守,都收获热烈掌声。比赛过程中,小选手们全神贯注、顽强拼搏,即便不慎摔倒,仍迅速起身继续比拼,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






学校健儿,赛场争锋
本次比赛中,学校小学部三(2)班学生表现出色,成为赛场上的亮点。他们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一路过关斩将,展现出非凡的实力。面对对手的攻击,他们步伐灵活、反应敏捷,多次成功躲避,并抓住机会有力反击。最终,他们凭借优异表现,夺得小组亚军。
作为北京市脚斗娃示范校,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将脚斗娃运动纳入体育必修课,开发“脚斗娃与体能训练”校本课程,实现“每班每周1课时,人人参与基础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传统体育的魅力。同时,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结合“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育人体系。脚斗娃运动的校本化实施,正是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对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回应。






精神传承,未来可期
在这场赛事中,运动员们用汗水诠释的拼搏信念、坚韧品格与团结力量,已深深融入校园文化的血脉,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行。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赛事为起点,持续深耕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着力营造更富活力的体育氛围,搭建多元运动平台,让更多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运动魅力、强健体魄心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牢成长基石。

撰稿:岳明明
照片来源:北京脚斗士协会
编审:郝端端
总编审:刘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