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校呵护孩子的创造性
整理: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09-07-06
小孩子或多或少都喜欢画画,当你评价他画的好不好的时候,是不是用像不像呢?
我们习惯用像不像来评价的时候,已经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了。在学校学画画,也多半是临摹。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艺术的殿堂里自己飞翔呢?小学英语学校的老师是这么说的。
因材施教,减少挫折感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也就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个学生。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基础、天赋和个性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灵活调整作业的难易要求,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此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增强创新的勇气,体会成功的乐趣。
鼓励创新,发展个性,敢于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相信自己具备巨大的创新潜力。罗丹说:“珍惜每一次激情的冲动吧,这便是生命的意义!”这种冲动便是开拓创新和创造的勇气,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新。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座右铭就是:“怀疑一切。”这种可贵的气质或锐气需要教师发现和保护。如:在欣赏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和评述,甚至进行有益的辩论,鼓励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感觉,在欣赏的同时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改画,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勇气,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走进生活
生活即学校,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用自由之笔,画生活之情,显创新之趣。如:让学生观察房屋造型、橱窗布置、公共小设施以及欣赏服饰等,让他们发表对色彩、造型、功能的喜好意见,并提出创造性的构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解放手脚,大胆创新
湖南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谢丽芳老师认为,儿童绘画并非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一幅图画的完成,它的稚拙、天真和浪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她提出了“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不教”,就是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过分强调技能技巧,会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畏惧感;“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解放他的手脚,鼓励他大胆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潜力完全被激活了。
丰富想象,为创新插上翅膀
学生的创造力更多地表现为想象,包括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丰富性等。想象是促使人们进行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所有的创新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看物、听声、诗文、赏图等手段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如:进行水墨游戏时,采撷名句,让学生根据优美的诗文来想象画面;或播放一段风雨声、鸟叫声,让学生根据声音产生联想,并用线条、色彩表现出来……在多姿多彩的想象中,学生插上了一对对创新的翅膀。
营造创新的氛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间与学生一起活动、游戏;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平等对话,尊重、理解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学生勇于发现自我,敢于表现自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创新。
创造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小学英语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学校。
家长学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