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 > 校长专栏 > 正文

校长语录(二)

第三节实施素质教育的方略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教育,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育新学校结合本校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概括:首先必须做到两全,即要面向学生、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实施两教,即特长教育、挫折教育;再次要树立两个意识,即改革创新意识、教师优化自身素质,最后达到三性,即公正性,使学生均受到平等教育;全面性,使学生全面得到发展;科学性,一切按科学规律办事。

  一“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宗旨

   王绍宗校长把学校育人宗旨概括为“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全校师生也以此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座右铭。成人,就是要实现全体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合格率。教育的产品是人,任何产品报损率,惟独人是不能许可有次品的。我们必须保证育新的人才,在校懂得遵守校规、爱学习、团结同学;在社会懂得,尊敬师长,对社会有责任心;在家庭懂得孝敬父母,礼貌待人,学习和锻炼自己的独立生存能力。在将来对国家、对民族是有用的人,有一技之长,有报效祖国的能力。人们对人才的认识,是有“通才—专才—专才基础上的通怎样一个认识过程的。古代的人才是以通才为主。张衡是“浑天仪的发明人,但他既是天文学家,又是一名出色的文学家。他创作《日卿赋》为人们广泛传诵。他的画也很出色,因而享有东汉四大一的声誉。意大利的达·芬奇、美国的富兰克林也是通才的。到了近代,人才变得以专才而取胜。人们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就“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则要求成为专才基础上的通才。当今时代,技艺不断发展,工作岗位越来越难于互换,它需要专才来承担特定的岗位。然而,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技艺也在不断地更新与替代,当社会不需要某种产品或不需要某种_生产方式的时候,也就不需要某种技术和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因而,只有一门专才的人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很可能不能适应和生存。

  人才的意义不仅是指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更要注重全民族的发展,甚至是全民族意义上的人才,全民族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提供黄金,而且要让学生学到“点金术”;学会组织运用知识,学会信息加工与利用;懂得选择信息、综合信息和组合加工信息。注重合作交往能力,大规模集团性的合作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现代教育观是终身的、世界的、经济的、产业的教育观。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世界将形成多元的共同发展,我国教育在积极学习和融化、消化各国文化的同时,首先要注重弘扬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的功能地位。变革是痛苦的过程,也是加速发展成长的过程。要看到,教育是扬弃旧质获得新质的过程,是经受磨难、接受挑战、拓展自己的功能、丰富自己的形态、增强自己的容量、创造自己的重要和必要的蜕变。学生走进学校,都希望取得好成绩,没有人自甘落后。学校应该让他们在接受教育上享有同等的权利,教师应为他们创造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而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命运。不论处理纵向的师生关系,还是处理横向的同学关系,都要十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都要想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大写的“人”。

   要培养学生怀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党、报效祖国的红心,有为社会做贡献、做牺牲的品格;养成热爱家庭,热爱师生,不自私、无贪欲、不损人利己、不自满的一套良好的做人规范;具有懂礼貌、讲道德、守纪律、耐挫折的人格魅力。理想的向往水平愈高,进取动力愈强,未来成长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变“要我学”为“丢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的教学观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一丈改变教法,用科研指导教学,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要培养学生各学科全面发展,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育饭目标。

  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掌握至少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要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技能(或一项文艺特长),并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要培养学生练就1一2项劳动生活技能,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克服困难及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培养学生能写一手端庄的毛笔字和硬笔字。培养学生掌握一项实用性强的电脑技术等。


      第四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发压性的新型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研二阴毅目而女新的理论来指导。作为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论研究必须对素质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做出科学的解释,特别是对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学生主体的状况及表现出的特殊性进行深人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素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好每一个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其智能水平科学发展的条件下,身心得到和谐、全面、自由的发展,使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原则达到完美的结合。在教育的运行机制上,强调淡化应试教育,改变升学式、脱离实际,面向少数学生,学生负担过重,不利于教师教育能力发挥的片面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共同成长。

                     ----摘自《办人民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