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中学部 > 教学工作 > > 正文内容

从学校学到的有些知识没有价值?

作者:初一3班主任尹璐 来源:未知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03-25

研究发现:51.4%的初中生和72.5%的高中生认为从学校学到的有些知识没有价值。学生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和同辈竞争压力,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这些原本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面临大考的时候,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业倦怠”情绪——即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并且可能伴有如下行为表现:(1)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兴趣消失;(2)对未来呈现一种消极状态;(3)对同学、老师、家长态度冷漠和疏远。

确实,巨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学生往往体验到身心疲累、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是缘自心理疲乏。一个人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事情时就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进而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

因此,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倦怠感重新找回对学习的热情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如何才能消灭课堂上的“特困生”,促进学生和老师、同学的交流,在班集体中形成奋发向上的良性循环?归根到底,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高高兴兴地成为一个学霸?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业压力越大,学生越容易出现学习倦怠,越容易以消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很多心理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业倦怠,比如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评价、社会支持、成就动机等等。秉承“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教育理念,旨在解决以上问题,让学生更加快乐、更加有力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