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学前部 > 寓教于乐 > > 正文内容

一名教师的成长

作者:彭慧洁 来源:学前部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4-03
一、怀抱梦想,踏入校园。
   最初踏进教育这个行业时,是带着对“老师”这个称呼的想念,想念学生时代的每一位老师,时常想起她们呕心沥血伏案在前的身影,心怀着这份恩情我决心做一名教师,我带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对岗位要求的严格,进入到了这个陌生的工作环境。在这里我接触到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他们拥有天真浪漫的个性,同时也自身携带着调皮捣蛋的因子,刚开始分配工作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一群年龄偏小的孩子,甚至是自理能力还在培养中,年级里的每个老师都各司其职,也对我这个小菜鸟格外的照顾,每天分担下来的工作量很少,因此我有了充足的时间来适应并学习。
第一个月我会每天在班里跟着孩子一起上课,成为班里的一员,这样有助于我快速的熟悉到这个班级,认识并了解到每一位孩子,同时还可以学习到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为我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除了平时日常的跟班情况,我还会每天写日志,记录我在中关村外国语学校里所发生的事情,做到亲身亲看,亲体验。
一个月下来了,我逐渐的熟悉了日常的工作,也对我所在学校有了更好的认识,为此我开始思考我的方向,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不断的完善自我的专业素质和树立独具一格的教育方式,还有更多地方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为我们展开了很多平台,有很大的自身发展空间,在这里我从生活中学到了快乐,从学习中得到成长,从实践中得到了进步。
二、日常管理,细心谨慎。
   孩子的一天生活,除了在家里,第二个就是学校,学校也就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孩子除了家长以外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所以在学校的一日生活当中,我们要格外的注意孩子的生长需求和教育问题。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和需求,在这个时期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的角色非常的重要,北京是中国发展现代技术最先进的一个地方,教育理念也很科学,北京的孩子比其他地区的孩子要成熟很多,他们的心智和家庭背景成一定的比例。我还依稀记得我来的时候接触到他们时的情景。
堪比大学教育的环境设计,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和对于学习的选择性,打开课表,每一周都有分好类的特色课程,逻辑思维开发的数学课、围棋课,强身健体的轮滑课、体育课,培养良好习惯的社会情绪课等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课程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上的快乐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与他们一同成长,从一点一滴当中学习和进步。
三、教育设计,认真负责。
    数学是一门很深奥的课题,当初我选择数学的时候,就是因为数学可以培养人逻辑思维能力。选择了数学这门课程,前期的大框培训,后期的听课经验,到最初的备课烦恼,都成为了我人生工作上的第一桶金,说实话刚开始很累,很烦躁,因为不止是工作上的不适应,角色转变得不过来,更多的是同伴之间的磨合和调节,环境的熟悉和心态的调整。到现在我不得不说很充实,充实到每一天都被安排的满满,一周的课题设计和讲课、听课,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虽然每天的知识都在更新,挑战也越来越难,但还要用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班级事务当中,为树立孩子们的品德而想方设法,为建立和谐友爱的班级团队多呼吁大家手拉手,互帮互助。就因为坚信着教育是当今社会的根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教师,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也都是我所能接受的,这就是一步一脚印,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那来假以时日的成就,没有点点滴滴的学习,拿来提高自我的机会,没有时刻武装的准备,拿来上战场时的勇气。这就是我,从迷茫到犹豫,从无知到渗透,从焦虑到希望。我一直在进步,从未被现实拉住脚步,因为我有信念所支撑着,有快乐的源泉感染着。
    曾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困惑在带班的问题上,自从和F班的小朋友们见面,我们彼此喜欢,性格各异的孩子们每天都带给我不会一样的感动,有的孩子活波可爱,有的孩子聪明伶俐,有的孩子内向胆小,有的孩子缺乏自信,面对两个风格迥异的班级,是“严格要求”还是“轻松自由”成为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做为一名老师需要做的更多的是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愉悦”的环境。渐渐地,孩子们在新环境中逐渐放松,开朗了起来,活泼了起来。同时,也使我坚信“轻松自由”是带好班的主旨思想。
    一开始与孩子们相处,在彼此不熟悉的情况下尽量为孩子们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很快我就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班里的男孩子较多,几个调皮的孩子会在老师一转身的时候“原形毕露”,通过和其他老师交流,我意识到了“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在“严格要求”的主旨思想指导下,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先是上课注意力不专注,出现老师讲老师的,孩子们玩自己的;然后是男孩子之间的打闹情况逐渐每天上演一次;但是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我开始思考如何使孩子学会自主愉快的学习。
    通过和孩子们慢慢的磨合,我逐步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我不再是他们的老师,更像是他们的“妈妈”。有事情他们会和聊天沟通,分析清楚事情的缘由,多听听孩子们自己的故事,我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结合教师本身所要求的“教书育人”使命。终于慢慢的我摸索出一条自己的带班风格——“轻松自由”下的“严格要求”。
小朋友们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应该是“轻松自由”的,只有这样才不会禁锢孩子们的思想,同时,他才会爱上学,从而度过轻松愉快的童年生活。然而,小孩子的成长依然需要教师们的指导,一些规则的建立和执行需要“严格要求”。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怎样做是听话、懂事、好孩子的表现,而怎样做是大家不喜欢、甚至讨厌的表现。“严格要求”更有利于孩子们“是非分明”。相信有“爱”在心头,“严”与“松”都不再是问题。
    教育家林语堂先生曾讲到:教育就像是我抽着我的雪茄,把我的学生叫过来围坐在我的周围,我用我的雪茄把他们熏陶一遍,这就是教育的本源,教育就是熏陶。我希望我能做到像林语堂先生讲述的那样,用我的行为教育熏陶着我的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个正直快乐的童年,用知识启发他们的智慧。
四、坚守目标,持之以恒。
    孩子固然是聪明的代言词,但有时也是需要教师用智慧的方法去挖掘的,孩子就像是一颗树苗,经过阳光普照,清风细雨,时而会因水过多而溺死在土里,有时也会因为风吹雨打而夭折。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要用心去研究和领会,不同的人看待教育和孩子会有不同的眼光,有的会严厉,有的会和蔼,还有的会因人而异。这都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不同性格所至,就像树一样,柳树喜欢潮湿,松柏能耐干旱,如果看不到这种不同,又怎能提供各自合适的成长环境呢?所以针对孩子方面的问题我一直怀抱着对“孔子老师”的敬意,对每个不同孩子的问题不同对待,也就是现在教育提倡的“因材施教”,最好的教育没有标准,只有适合孩子,启迪孩子智慧的教育,才是合适的,也称之为时机教育。
    刚步入教育行业时,我问了自己一句:老师是什么?也有工作多年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做着教师责任内的事情,但我真正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是什么?”我想很多人都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老师——不是一本答题卷上的答案,无法直接给出你人生的答案,老师也不是万能的,万事都能解决,给你排忧解难。相反,老师是启发智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也能帮助所有人取得发展、成功与幸福。而我现在可以说是还在发展当中,我像一颗小树,经过了时间的磨练,褪去了稚嫩的外衣,我还有欠缺的地方,这也是我还需要成长的方向,吸取他人之长处,避其短处。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不断的吸取经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更多的孩子们传播知识,让孩子们心中有爱,不怕万难,成为对祖国对社会都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