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校园生活 > > 正文内容

少年登长城!跑出成长新高度

作者:zgcschool 来源:未知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11-06
      雄关漫道,秋韵正浓。10月30日,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组织4-6年级学生开展“阳光跑・文化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从操场到长城,从奔跑的坚持到攀登的传承,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历史,在对话文明中点亮初心。
 
晨光映雄关: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开营仪式上,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德育副校长崔丽芳对同学们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无数先辈用汗水、智慧甚至是生命修筑的伟大奇迹。詹天佑先生,更是用智慧和屹立为民族争过气的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在长城智跑,不只是踩过几级石阶,更是踏上一场和历史先辈的精神对话。等你们爬上烽火台,能看到的风景不只是群山,更有咱们民族‘不怕难、不认输,坚持到底’的光 —— 而你们,正在把这份光接过来、传下去!”。
 

 
     体育组长张国军晃了晃跑步记录表说道:“同学们,还记得我常说‘跑步是磨意志的,不是拼速度的’吗?从 2024 年 9 月开始,咱们每天坚持阳光跑,到现在已经跑完 3 个全程马拉松啦!你们每天打卡多跑 100 米、不愿拖班级后腿的坚持,都是在为今天爬长城攒力气。从操场 800 米到八达岭长城 23.3 公里,路变远了,但‘再试一次’的勇气从未改变。”。
 
 

 
六(7)班李思彤和同学们分享她的跑步成长故事:以前绕操场跑两圈就想停,现在站在长城脚下,她敢说:“张老师说得对!我能行!” 身边同学纷纷点头符合:“我也是!”。随后,大家举起拳头齐声高喊“用脚步丈量雄关,用挑战超越自我!长城我们来啦” 。同学们攥紧拳头,声音坚定,悄悄把 “坚持” 两个字记在了心里。
 

 
从操场到长城,不只是 23.3 公里的路;孩子们踏上石阶,背包里最珍贵的,是校长给的“精神底气”、老师教的“坚持勇气”,和自己攒下的“不放弃”。—— 这些才是最珍贵的 “成长行囊”。
 
 
石阶刻成长:从体能突破到心灵同行
 
“腿像灌了铅一样沉,可同学拉着我的手说‘再走一步,山顶的风景在等我们’!” ,四年级同学的话,道出了长城徒步中最动人的成长密码。从北一楼到北五楼,陡峭的石阶是天然的 “意志考题”:起初兴奋的欢呼渐渐变成急促的呼吸,有的同学额头渗满汗珠,却没人主动停下 —— 因为 “不倒森林”和“极速六十秒” 游戏告诉他们:“失误不是失败,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远。”。

 

 
  这像极了百年前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模样:面对外国人 “中国无法自主修铁路” 的断言,他带着团队攻坚克难,用 “人” 字形铁路的智慧打破偏见。如今,学生们在长城上手拉手前行,在汗水中体会的,正是这份 “团结即力量” 的传承。当学生们站在烽火台远眺,群山连绵如画卷展开,风里仿佛传来历史的回响 —— 他们触摸的不只是冰冷的城砖,更是无数劳动者用心血筑起的 “民族自信”;他们完成的不只是几公里的徒步,更是一次 “从体能到心灵” 的双重跨越。

 

 
展馆溯初心:让爱国创新照进少年心
 

詹天佑纪念馆,成为学生们 “精神补钙” 的课堂。泛黄的设计手稿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 “敢为人先” 的勇气;复原的 “人” 字形铁路模型前,学生们围着讲解员追问:“詹爷爷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在那么难的条件下,他不怕失败吗?”。

 “他怕难,但更怕‘中国人不行’这句话!” 讲解员的话让展厅里安静下来。他的讲述,在学生们心中刻下了崭新的精神印记,激励他们将“各出所学”的信念与“好好学习”的现实相连,让“爱国”从书本概念,沉淀为一份“为祖国出力”的扎实决心与生命自觉。
    夕阳为长城镀上金辉,学生们怀揣徽章踏上归程。学校倾心打造的“阳光跑・文化行”社会实践活动让民族的脊梁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让历史的厚重滋养年轻的心灵。
    亲爱的同学们,愿今日攀登的长城,成为你们永恒的精神坐标;此刻挥洒的汗水,化作成长的璀璨勋章。请永远怀抱这份坚韧与热爱,在更广阔的人生疆场奋勇前行,带着这份精神,去攀登更多属于自己的 “人生长城”!
 

学生感悟
 

今天的长城之行让我累并快乐着,脚下的每一块砖石都刻着历史。在有趣的拓展游戏中,我和新交的朋友配合默契。最让我难忘的是詹天佑爷爷,他的故事激励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为祖国做贡献。

四年级 李沫梵
 

攀登长城时我们像一个个小勇士,嘿咻嘿咻地努力向上。拓展游戏中,大家手拉手齐心协力完成任务,让我懂得了团结力量大。参观詹天佑博物馆,我被他设计“人”字形铁路的智慧深深震撼。这次实践活动真是又好玩又有意义!

四年级 殷筱萌

 

今天,学校组织活动——爬八达岭长城。同学们既兴奋又激动。到长城脚下,我仰望着那条巨龙,心里满是敬畏与期待,攀登过程中,起初的兴奋渐渐被陡峭的台阶和沉重的脚步取代,有的同学体力不支想要放弃,身边的伙伴立刻伸出援手,“加油!山顶的风景一定很好!”。同学互相搀扶鼓励最终登上第五个烽火台,看着美丽的风景,同学们的疲惫很快就消失了。午饭后,同学们来到了詹天佑纪念馆,听到詹天佑先生克服的重重困难,同学们露出敬佩的目光。此次活动让我收获了团结、收获了勇气、收获了坚持,也收获了爱。

五年级 王攸宁
 

今天,我和同学们来到了中国山脉上的一条巨龙——长城。刚刚坐车来到山脚下,雄伟的长城就映入眼帘。一同看见的还有“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几个鼓舞人心的大字。带着心中的激动与喜悦,我们登上了长城。一路上,我们互相鼓舞,一步步迈向更高处,最终带着同学们的力量爬上了北五楼。要去长城,当然得去看看詹天佑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都诉说着百年前的历史。长城,这条载着千年历史的桥梁,我永远不会忘!

五年级 董子墨
 

当我站在八达岭长城的烽火台前,触摸着古老的墙砖,听着讲解员讲述詹天佑先生修建京张铁路的故事,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

长城的巍峨是先辈们爱国情怀的见证,一砖一瓦都凝结着守护家国的决心。而京张铁路上那“人”字形线路的智慧,更是詹天佑先生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在资源匮乏、技术受限的年代,他毅然扛起自主修建铁路的大旗,用创新打破国外垄断,让中国铁路有了自己的骄傲。

感谢学校组织这次研学,让我走出课堂,在历史的现场感悟爱国真谛。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让我明白成长路上,当以先辈为榜样,用学识与担当为祖国赋能。

六年级 张恩硕

 

八达岭的秋风中,长城蜿蜒如巨龙,京张铁路的铁轨闪烁着历史的光辉。此次研学,让我对“爱国”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长城的垛口、烽火台,曾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的阵地;京张铁路的每一寸轨道,都镌刻着詹天佑先生的爱国热忱。他“各出所学,各尽所知”的信念,让中国在铁路领域挺直了腰杆。

感恩学校为我们搭建这样的成长平台,让我们在研学中与历史对话,在实践中汲取精神力量。这份经历是学校给予我们的成长赋能,它让爱国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刻进骨子里的信仰,激励我们在未来以实际行动传承爱国精神,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六年级 李楠茜
 


 

以山河为课堂,以历史为薪火。学校将教育融入远行,让孩子们在攀登中砥砺品格,在触摸间传承文脉。这趟旅程,为成长铸就了精神基石。愿这份穿越时空的厚重与力量,照亮他们前行的漫漫征途。